來源:徐圩新區 發布時間:2024-09-02 訪問量:
藍天白云下,連云港石化產業基地,交錯縱橫的管廊連接成網,持續不斷地輸送著園區企業生產所需的水、氣、熱力等資源。昨日,筆者在方洋水務工業廢水綜合治理中心,看到一泓碧水在蒼翠植被的映襯下更顯清澈,這是中心的達標尾水凈化工程,對達標尾水做排海前的生態凈化,打通了污水治理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隨著入駐連云港石化產業基地的企業不斷增加,用水需求量高、生產工藝復雜、產品多樣化,產生的工業廢水水量大、水質成分復雜且差異明顯。為解決好企業污廢水處理難題,方洋水務通過規劃統籌、分步實施與要素供應等主要方式,落實“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”理念,逐步建成了工業廢水綜合治理中心,這是一個集第三方治理、集中處理、再生回用、高鹽濃水處理于一體的大型“工業水處理綜合體”。
資源節約、生態環保互利共贏。“以前,企業會建設自己的污水處理廠,把污廢水預處理后再交由我們二次處理,他們不僅要耗費資金建設專門用地,而且水質處理常有不達標現象,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影響。”方洋水務工業廢水綜合治理中心副主任王其倉說。為了更好地做好園區服務,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,方洋水務把預處理的工作接手過來,全力當好園區的“水務管家”。
如此一來,工業廢水綜合治理中心充分發揮集中收集罐區的規模效應,節省了各化工企業分散建設污水處理設施的投資和土地成本。“園區內企業在建設階段無須自建污水預處理裝置,避免上下游之間污水處理工藝重復建設造成的投資浪費,達到了污廢水集中處理的規模效應。”王其倉說。值得一提的是,今年6月,工業廢水綜合治理中心項目以《連云港石化產業基地公用設施共建共享節地模式》入選全國節地技術和節地模式典型案例,受到了自然資源部的認可。
“一企一罐”,實現“精準治污”。站在高處俯瞰,整個中心布局分明,林立的白色調節罐儲蓄著企業輸送來的污廢水,5條污水處理線、2條廢水處理線全力運作。王其倉說,在建設每條生產線之前,要先去企業取水樣進行小試和中試,根據生產工藝,按照“一企一管、一企一罐、分類收集、分質處理”原則,建設不同的生產線,滿足基地內企業不斷增長的各類環境服務需求。
同時,工業廢水綜合治理中心還把污廢水處理線“合并同類項”。“高鹽線以前是為斯爾邦石化建造的,后來盛虹煉化一體化項目投產后,其工業污水同樣符合高鹽生產線的特性,這樣一來,一條生產線就可以同時為多家企業服務。”工業廢水綜合治理中心運行管理部副部長劉洋介紹。
再生水利用讓污水“再就業”。在中心高處可以看到,經再生水廠處理過后的汩汩清水流入池中,這些再生水最后還要返還給企業用于生產。“園區污廢水再生處理的規模化、集中化,每年減少污廢水排放量2500萬噸,同時減少等量的新鮮水資源消耗,改善了徐圩新區內水資源短缺的狀況。”王其倉還給筆者算了一筆賬,通過優化工藝流程,工業廢水綜合治理中心不僅能實現70%再生水回用,還能使剩余30%的高鹽濃水經深度處理后進行外排,水質遠低于國家一級A標準,長期達到地表四類水標準,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。
綠色發展是新型工業化的生態底色,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。方洋水務通過分類收集、分質處理園區化工污廢水,將污廢水進行資源化利用,不斷提高裝置設施利用率,實現園區“水”要素自由流動、動態調整,實現工業廢水處理的減污降碳、協同增效。此外,方洋水務還通過“水權貸”將所擁有的取水權或水資源使用權作為質押,得到中國銀行2000萬元的貸款,將“沉睡”的水資源轉化為金融“活水”,推動生態產品成功變現,為新質生產力持續注入“綠色基因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