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以來,徐圩街道認真貫徹落實連云港市黨建引領基層治理“五治提升”工程部署,以“三化聯動”為抓手,打通社區治理多個環節堵點,著力打造更有歸屬感、更有溫度的治理共同體。
組織力量聚合化,讓治理根基“強起來”。“伴隨著徐圩新區15年的開發建設歷程,產業工人以及棚改搬遷村民大量涌入社區,僅靠社區‘兩委’自身力量,難以全面、及時掌握外來流動人口信息,也無法用原有城市社區管理模式服務好農村搬遷群眾。”徐圩街道張圩社區黨支部書記、居委會主任成晨說。
針對轄區小區人口多元、管理難度大的現狀,徐圩新區推行“1+N”黨組織聯合組建模式,打破原有社區、農村管理界限,成立村(社區)聯合黨委,村(社區)之間互派工作人員常駐,吸納園區企業優秀代表任兼職委員,實現信息互通、資源共享、轄區共治。充分發揮街道“大工委”、社區“大黨委”牽引作用,推動城管、公安、消防等執法力量下沉一線,集成資源解決社區治理難題。建立健全“村(社區)黨組織—網格黨組織—黨員中心戶(樓棟長)”三級組織架構,4個村(社區)黨支部下設18個網格黨小組、32個黨員中心戶,推動黨組織“神經末梢”與社會治理“基礎單元”互融共促。
協商議事常態化,讓治理效能“快起來”。基層治理的成效直接影響到社會的和諧穩定,而群眾訴求的妥善處理則是基層治理的關鍵環節。
徐圩街道扎實推進“紅色物業”建設,全覆蓋組建物業管理委員會,由街道牽頭,建立村(社區)黨組織、村(居)民代表和物業企業“三方聯動”議事協調機制,常態化開展“小區議事日”活動,攜手解決好人居環境、消防安全、公共配套等60余條群眾訴求。推行“三訪三辦”機制,采取“群情走訪、服務下訪、訴求接訪”方式,堅持“能辦即辦、幫辦代辦、限期辦理”原則,重心下移設立“民情懇談室”,街道包片領導輪流坐班,定期與居民群眾代表“面對面”座談,現場會辦、高效解決群眾“急難愁盼”和社區治理“疑難雜癥”。“通過‘小區議事日’‘民情懇談會’等議事形式,引導居民從提出問題到共同解決問題,不僅充分激發了小區居民參與社區公共事務的積極性,社區滿意度也得到很大提升。”徐圩街道辛高圩社區黨支部書記、居委會主任楊海兵說。
民生服務精細化,讓治理溫度“燃”起來。常態化開展“到進訪”“敲門行動”,29名村(社區)“兩委”、微網格員深入轄區了解社情民意,入戶走訪登記近1800戶居民信息,對居民提出的意見建議、問題訴求等及時解答反饋,為社區更精準服務居民提供可靠信息支撐。全面推行一窗受理、全科服務,將網格員納入“幫辦代辦”隊伍,承接醫保社保、高齡津貼、社會救助等服務內容,切實為群眾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務。
緊扣群眾所需,徐圩街道統籌推動黨群活動場所體系建設,精準匹配健康義診、理發縫補、法律咨詢、就業幫扶等便民服務,開展書法器樂、舞蹈戲曲等文體服務,其中“愛心餐廳”“繁星計劃”寒暑托幼班等特色服務項目惠及轄區近百名“一老一小”群體,用暖心服務托起民生幸福底色。“一些志愿者平時自發過來幫忙打飯打菜,下一步我們將完善志愿者送餐積分細則,為困難老人提供送餐上門服務,讓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嘗到幸福滋味。”香河新村“愛心餐廳”聯絡人金士萍說。